首页

Sm女王驯夫 美脚

时间:2025-05-24 06:44:35 作者:百余名文物保护工匠同台竞技 匠心共护丝路遗产 浏览量:11630

  中新网衢州9月28日电 题:浙江衢州:千年儒风沐今人 全民共祭孔夫子

  作者 张斌

  28日,浙江衢州孔氏南宗家庙,以“尊圣崇礼 全民祭孔 天下大同”为主题的孔子诞辰2575年祭祀典礼正式举行。

  上午8时许,孔氏南宗家庙在击鼓撞钟鸣声中打开了正大门。在第一章节“兴于诗”中,参祭人员依次步入庙门,来到大成殿前,在土黄色的地毯上列队而站,抬头注视巍峨的大成殿,殿中坐落着庄严的孔子像,殿前悬挂着“生民未有”的牌匾——这是天下唯二的孔氏家庙。

  1129年,孔子第48代嫡长孙、衍圣公孔端友随宋高宗“南渡”,赐家衢州建家庙。自此,这支孔氏族人就在衢州住下来,衢州因此称“东南阙里”。

典礼现场。 许军 摄

  衢州祭孔大典(南孔祭典)是国家级非遗。今年是当地恢复南孔祭典20周年,也是实行山东曲阜主会场、浙江衢州分会场共祭孔子、开启新的办节体制的第一年。

  典礼现场,浙江省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赵承担任主祭人,孔子第76代嫡长孙孔令立为陪祭人,国内外专家学者、学校师生、劳动模范、最美衢州人、孔氏族人等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参加祭典。

  祭典分为“兴于诗”“明于古”“立于礼”“成于乐”“行于道”五个章节。

  大成殿内,迎神、盥洗、奠帛、洗爵、献爵仪式依序进行,这是“宋代释奠礼”的展示,祭典也来到了第二章节“明于古”。近900年前,孔端友“扈跸南渡”定居衢州时,带来了宋代的“释奠礼”,今年祭孔,首次恢复“宋代释奠礼”。

  随后,孔令立入大成殿恭请取自山东曲阜尼山夫子洞的圣水,象征着孔氏大宗的血脉来到衢州,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润泽江南。他带领参祭人员走出家庙,将“圣水”洒入孔氏南宗家庙门前的碧水桥下,让“圣水”汇入衢江。

  尼山圣水与衢江水相汇相生,象征着孔氏后裔在江南开枝散叶、衍圣弘道,儒家正脉在江南赓续绵延。

  当参祭队伍来到家庙正对面的孔子文化广场,祭典行进至第三章节“立于礼”。今年,祭孔大典首次走出家庙,庙内观看“宋代释奠礼”+广场举行“当代人祭孔”,衢州祭孔大典以“现代人祭孔”为特色,参祭者穿现代装,行现代礼。

  主要仪程为各界代表分别献五谷、文房四宝,献花,诵祭文,诵读儒学经典。主祭向孔子像敬献贡品、颂读祭文等,陪祭协助主祭完成祭祀仪式。南孔祭典,把古礼中敬奉猪、牛、羊三牲的仪式,改为献五谷等现代礼仪。

  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”,社会各界代表朗诵儒学经典,致敬先贤,《鹿鸣》是《诗经·小雅》的开篇,反映主人礼宴宾客的诗歌,与孔子所倡导的“礼”十分相符。鹿为衢州市吉祥物反映了衢州祭孔面向所有人“全社会公祭”的理念,体现了衢州人民传承千年的儒家思想优秀品德,同时体现了衢州人民美好幸福的生活状态。

  第四章节“成于乐”,在全场合唱《大同颂》中,结束祭祀典礼。随着祭祀典礼完成,参祭人员和广大市民回到工作岗位,践行儒家思想,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是为第五章节“行于道”。(完)

【编辑:王超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【澜湄印象】在老挝体验乘坐中老高铁——澜沧号

当今时代,供给和需求都具有全球性,不同国家的产能高低是各自比较优势决定的,必须从经济规律出发,客观、辩证、理性看待。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优势是靠真本事获得的,是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和充分的市场竞争塑造的。给别人开药方治不了自身的病,以“产能过剩”为借口采取贸易保护措施,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,反而会损害全球产供链稳定,损害新兴产业成长发展,损害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发展的共同努力。我们敦促美方摒弃霸权思维,秉持开放心态,坚持公平竞争,切实遵守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,打造真正国际化、市场化、法治化的经贸合作环境,同国际社会一道,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普惠包容的方向发展。(完)

广西德保壮族提线木偶戏:南国民间艺术奇葩

“社会大美育”是一项长期工作,浦东美术馆将在上海市“社会大美育”计划的推动下,继续深耕重点美育项目,开发创新美育活动,丰富社会美育品牌内涵,致力于汇聚多方资源,持续搭建“社会大美育”的活动平台,探索更广阔的美育发展空间,深化国际文化艺术交流。(完)

(聚焦中非合作)湘非好物加速“双向奔赴” 催生消费新业态

3名女性在日本熊本市一餐厅被刺伤,嫌犯被逮捕

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分享我国6G研究进展,包括愿景需求、网络架构、无线架构和功能等,并介绍2024年6G技术试验进展及多种无线和网络技术测试结果,发布6G公共研发新型试验设施——智启6G平台,强调开放合作打造全球6G合作典范。

鲁青货运班列开行 打造对口支援区域合作“升级版”

爱国主义根植于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的历史。《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》关于各民族“共同开拓祖国锦绣河山、共同书写祖国悠久历史、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、共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”的共有历史文化叙事,是唤起中华各族儿女共有历史文化记忆、激发各族儿女共同团结奋斗的精神资源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